首页 > 廉政文化 > 廉洁家风
文化之约 | 丹青不改是精神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  |  发布时间:2022-03-25 09:24:35  |  阅读人次: 人次  

  音舞诗画节目《忆江南》剧照

  舞剧《只此青绿》剧照

  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

  音舞诗画《忆江南》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“刷屏”节目。在山水图景掩映之下,年轻的舞者,身着青绿纱衣,手撑油纸伞,渲染出林峦浑秀、烟波浩渺,把观众带进名画《富春山居图》中畅游,引入青山绿水之间。

  有人评价说,这是对《富春山居图》内容的再度激活,也是对江南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,它得益于科技手段的创新和运用,更源于对文脉传承的自觉和自信。

  不仅如此,舞剧《只此青绿》将传世经典《千里江山图》搬上舞台,“火”到一票难求;北京冬奥会之际,三维动画“复原”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长卷《冰嬉图》中160组人物和“运动员”们的冰上动作;故宫门户网站上的“故宫名画记”,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,令一幅幅千年名作从平面变得立体……

江山气度入澄怀

  舞台上,《只此青绿》舞蹈播出后没多久,就占据了热搜榜,一度破圈。

  其实,《只此青绿》是一部舞蹈诗剧,有历史、有故事、有情节,生动演绎了宋朝画家王希孟创作《千里江山图》的故事。

  提起《只此青绿》的本尊《千里江山图》,可是艺术精品中的珍品,它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。由于太过珍贵,故宫博物院不让它轻易“见人”,百年间只公开“露面”数次,一旦错过,有可能就是一生。仅看一眼,便足以令人拜倒折服。

  《千里江山图》是长卷形式,画面细致入微,烟波浩渺的江河、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,渔村野市、水榭亭台、茅庵草舍、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、驾船、游玩、赶集等动景,动静结合恰到好处。人物刻画精细入微,意态栩栩如生,飞鸟用笔轻轻一点,就具备了展翅翱翔的意态。

 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,这幅画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,更是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。

  这幅画的作者,一个不世出的天才,用一幅画作将院体山水推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。

  这个天才叫王希孟——一生只留下了一幅画,却火了一千年。

  十几岁王希孟进宫学习绘画,但是宋代宫廷画家人才济济,他的作品并不被看好,甚至因为年纪轻,反倒受人冷落。这位躲在角落里的年轻人却始终在坚持,他从不心急气躁,只是一心一意倾注在画画上。世人不知道他受了多少冷眼与奚落,但是当艺术的光辉洒落在他身上的时候,他的机会到了——宋徽宗在高手如林的画家群里发现了他,而且有时亲自教他怎样画画,“遂诲谕之,亲授其法”。

  于是,不到半年的时间,王希孟就画出了流传千古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这时的他仅仅18岁。这幅画,则被艺术界称为千古青绿之杰作。

  王希孟以其未被世俗所熏染的心灵,画出了内心纯真又美好的愿望,希望国泰民安、政通人和。其实当时已是北宋末期,中原百姓的生活并非是恬静美好,反而是水深火热。年轻的画家无力改变现状,只能将其美好的愿景寄托在作品之中。

  如果我们从生态的眼光来看这幅画,就可以发现中国古人早已给出“天人合一”的答案——人与自然和谐共存,追求优美、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居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山水画中。

  这正是人类理想中的人居环境。

  两年后,王希孟去世,文献中也没有更多的记载。但是仅仅这一幅鸿篇杰作《千里江山图》已经让他名垂千古——“在古今丹青小景中,自可独步千载,殆众星之孤月耳。”

存世最古老的画卷

  提到青绿山水,应该说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是鼻祖,而且这幅画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老的画卷。

  《游春图》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。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,以浓烈色彩渲染,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。这幅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,也是迄今为止存世年代最早的著名画家所绘的卷轴山水画,可谓国之重宝。

  北宋《宣和画谱》称其“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,故咫尺有千里趣”。

  说到《游春图》,离不开张伯驹。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。他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,初时出于爱好,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,他不惜一掷千金,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。

  《游春图》是一件为历代鉴赏家所珍视的名画。它在宋室南迁之际散出,归南宋权臣贾似道所有。宋亡后,被元代皇室收藏。明朝初年,《游春图》卷收归明内府,而后又归权臣严嵩所有。入清后,经梁清标、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。1924年10月,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,大量故宫珍宝被溥仪带到天津,后再被携至长春。

  1946年初,故宫散失于东北的书画开始陆续出现,古玩商家们蜂拥而至。北京琉璃厂古董商马霁川最早奔赴东北,收购到不少字画精品。

  张伯驹得知马霁川得到了《游春图》后,非常着急,担心被转手卖到国外,就想收下《游春图》,但是对方开价800两黄金。张伯驹当时因为多次收藏宋元古迹,经济上十分拮据。万般无奈,张伯驹忍痛将北京弓弦胡同的宅院(原清末大太监李莲英旧居,占地13亩)卖给辅仁大学,钱仍然不够,夫人潘素深明大义,变卖了自己的金银首饰,共凑得240两黄金才买下《游春图》。一个多月后,南京政府的国民党元老张群到北京,愿意出价四五百两黄金收下《游春图》,张伯驹婉言谢绝。

  由此,张伯驹自号“春游主人”,并将当时居住的京郊承泽园改叫“展春园”,1953年,张伯驹将居住多年的承泽园出让给北京大学。

  1952年,张伯驹将《游春图》让与故宫博物院。1956年,张伯驹、潘素夫妇将所藏晋陆机《平复帖》(我国留存至今最早的书法作品)、唐杜牧《张好好诗》卷、宋范仲淹《道服赞》卷、蔡襄自书诗册、黄庭坚草书卷等八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。同年,张伯驹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上阳台帖》赠送给毛泽东,在给张伯驹回信致谢时毛泽东表示,自己虽然喜欢,但他个人不能留存,国宝应当归国有,《上阳台帖》被送至故宫博物院。

  现在,在“故宫名画记”中,我们就可以欣赏到《游春图》所表现的隋唐时期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。

古画会说话,文物活起来

  让博大精深和生动活泼对接,让深厚沉雄和感性活跃对话。

  自唐代以来,“江南”已经不仅是地域概念,更是文化题材与文化气质。在“忆江南”的名下,不仅有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,也有揽胜入怀的书画佳作。

  今天,在音舞诗画节目《忆江南》中,我们看到行者、樵夫、渔父、读书人渐次登场,吟诵或唱起历史上那些咏叹江南的名篇,正是今人与古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

  这里面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精神。正是这股精神脉络,将古与今、我与你连通起来——在一派清朗、俊秀的江南美景中找到宁静自然。

  这份意境,是中国古人不断追求的心灵之境,放在春暖花开、万紫千红的当下,也是我们的期许。

  “高冷”的古画,珍藏于博物馆中,轻易不能示人,无形当中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了距离。在艺术与技术的创意合力下,以生动活泼的面貌走入今天的生活,甚至引发现象级传播。这不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?

  在中华文化的苍穹中,古与今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,只要找到新的表达方式、讲述方法,传统是完全可以活在当下的。而且,从各种文艺节目和文创作品中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自发从传统中汲取自信和底气,推陈出新,百花齐放。

  因为,一切美好的事物是相通的,我们身上承载着永恒的文化基因。正如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所说,当《忆江南》以现代的艺术手段刻画出传统美学精神,古人和今人的心被连通起来,我们和画中人共同阅读着如画山水、如诗心境,也在文化和情感共同体的不断确认中,感受着中华民族的美美与共、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,分享着来自属于中华文化的美。